单侧枕叶卒中会出现典型的视野缺损,俗称偏盲。偏盲会极大地影响一个人的阅读、浏览和注意力,并会对其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而卒中偏盲的自发恢复已在临床观察到,将近60%的患者可经历自发恢复,这通常会在损伤后前两个月
2014年癫痫专业领域最重要的进展之一是引进了新的诊断标准以明确癫痫的开始和结束。同等重要的进展是在癫痫患者未发病的一级亲属中发现了脑网络特性的异常,这些进展实际上改变了长期以来固有的全面性癫痫发作的分类。
卒中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致残性疾病之一,其常见并发症包括吞咽困难,需要患者采用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治疗,对于这部分患者,肺炎是导致其死亡的最主要病因。卒中后肺炎增加卒中患者死亡率,病残率,延长住院时间,增加预后不良的风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更刺激的生活方式包括更复杂的工作环境,与以后生活中有更好的认知能力存在相关性,尽管这些研究表明更多的环境刺激能够增加“认知储备”,且能够防止正常或者病理性脑部老化。以上是差别保留假说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上显示的缺血与随后的卒中发生相关。来自加拿大的研究人员通过评估急性缺血、慢性缺血和微血管病的CT结果,以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卒中的风险,文章于2014年12月份发表于Stroke杂志
2008年,美国医疗保健流行病学协会、美国感染疾病协会、美国医院协会、感染控制与流行病学专业协会及联合委员会发布了基于证据学的预防医疗相关感染(HAIs)策略的综合概要。2014年更新了这一概要,强调了在HAI预防领域发现
睡眠对记忆巩固、白天警觉性、情绪处理、代谢及免疫功能至关重要。过去12个月发布的一些研究,揭示了婴儿与老年人中,睡眠的新功能,并且发现有助于治疗睡眠障碍的新机制。年终柳叶刀杂志,对其主要结果进行了回顾。一、REM
MR CLEAN研究显示,对于近端大动脉闭塞的严重卒中患者,在卒中发病6小时内进行动脉内介入治疗可改善功能预后。荷兰学者Diederik W. Dippel及其同事报道称,在校正了其他因素之后,与常规治疗相比,动脉内治疗组3个月良好功能预
近日,来自荷兰华沙儿童纪念卫生研究所的Jurkiewicz等人报道了一则病例,在线刊登在最新一期Neurology杂志上。患儿男性,3岁,出现呼吸窘迫和呼吸暂停。患儿伴各种异形特征(面部不对称、大耳垂、眼球凹陷),手和脚的中、远端趾骨
近期一项研究表明,有睡眠问题的老年人群因出现夜间低氧,睡眠时间减少而导致认知功能障碍和痴呆的风险增加。据研究者Rebecca P. Gelber博士称,那些在夜间睡眠时处于氧剥夺状态时间最长的老年人群与时间最短的人群相比,尸
1、现实版豪斯医生:疑难胸痛病例诊断剖胸手术时,发现心包缺损,小于 3cm 的缺损,一般不必手术;大于 3cm 的缺损,应切开扩大缺损,切除左心耳,可防止形成嵌顿,也可防止血栓形成。小心耳则不必处理,心包与肺之间术后发生粘连,即可封
最新一项研究结果建议慎重考虑允许有癫痫发作先兆的患者驾车。该研究数据来源于癫痫外科治疗多中心,在这项研究中,收集患者关于在基线水平驾车情况,癫痫发作使得出现驾车事故的发生。结果发现在纳入研究的参与者中,癫痫发
偏头痛是一种与肥胖、高脂血症、胰岛素抵抗相关的神经系统疾病。目前的理论提示,参与能量调节与代谢的神经递质及蛋白,可能介导了偏头痛神经性炎症。而最新研究发现,脂肪因子(由脂肪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如脂联素、瘦素)或许
儿童脑卒中患者伴有先天性心脏病(CHD)的可能性较高,提示CHD是一项与缺血性卒中密切相关的风险因素。而出血性卒中事件,也可见于CHD儿童中。为了今后能够设计出针对CHD儿童长期卒中预防策略的合理研究,现阶段更好地理解可能
运动障碍疾病是神经内科医生常见的诊治疾病之一,其临床表型和病理生理学具有很大的异质性。在2014年,运动障碍疾病领域内的研究推动了我们对于这些疾病病理发生机制、转化医学以及治疗的理解,近期柳叶刀杂志对其进行了相
近日,BMJ Case Reports杂志刊登了如下一则病例报道。患者,女,38岁,因在一起高速单车道公路的交通事故中受伤,左侧尺、桡骨,右侧锁骨及骶骨骨折来急诊就诊。患者自诉无意识丧失的病史,就诊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得分是13分,现迅速
最近有相关研究表明,维生素D可能通过不同的机制在维持人认知功能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数个Mata数据分析结果提供了如下令人信服的证据,即低血清25 -羟维生素D(即25(OH)D)水平和全球认知功能障碍之间存在一种关联性,但其是
功能性疾病是神经内科临床实践中最常见的诊断之一,但目前的诊断系统并没有反映出这一诊断。WHO计划于2017年提出新的诊断分类ICD-11首次在神经科和精神科分类下面都提出了功能性疾病的标准。近期来自Neurology杂志一篇
慢性非癌性疼痛(CNCP)是指持续时间超出疾病或损伤正常病程的非癌性疼痛。大量研究表明,CNCP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且长期疼痛产生的医疗支出和生产力损失也使其成为了日益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虽然目前大部分
脊髓损伤(SCI)后约有70%的患者会出现慢性疼痛。而“脊髓损伤后慢性神经痛(CNSCIP)”又是许多患者不得不面对的困扰。有综述报道,多于40%的SCI患者自述存在强烈的神经痛。神经痛在SCI初期就会出现,其中还伴随有感觉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