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调整缝线的直肌后徙术_手术项目

联合调整缝线的直肌后徙术

为了弥补直肌徙后术的欠矫或过矫而必须再次手术的缺点,可通过调整缝线法,以便在术后全麻完全清醒后进行眼位的调整。此方法主要用于4条直肌的后徙,也可用于缩短术。但因本方法有一定的疼痛,故只用于后徙术,而有经验的医师用一般徙后术多可达到满意效果,故调整缝线术不作为常规的手术方法。

  • 就诊科室:眼科
  • 手术方式:开刀
  • 手术部位:头部
  • 手术次数:1次
  • 麻醉方式:局部麻醉
  • 手术时长:1-2小时/次
  • 住院治疗:需要
  • 恢复时间:1-2周
参考价格:医院级别不同,收费不同,一般三甲医院收费为500-1000元
治疗疾病:
麻痹性斜视 共同性斜视

适应症

1.共同性斜视,斜视度较大,需作超常量的徙后时。

2.轻度麻痹性斜性斜视,拮抗肌力量过强需减弱时。

3.先天性眼外肌发育异常或后天性并发机械性眼球运动受限,需徙后者。

4.已手术过的直肌,需徙后者。

5.内分泌性眼病所致的不对称斜视需徙后者。

6.白内障术后复视需行徙后术者。

禁忌症

1.调整时有一定的疼痛,忍耐性差及不合作者。

2.小儿及老年患者。

3.心脏病患者。

术前准备

1.术前交待清楚,使病人理解与合作。

2.其他同前。

手术步骤

1.做角膜缘结膜切口。在角膜缘切口附近,缝一巩膜板层的牵引缝线,为术后调整缝线时牵拉眼球用。

2.在肌肉附着点后1.5mm处,用5-0尼龙线或6-0可吸收缝线做两根双套环预置缝线,两侧各一根(也可在中间做一根套环缝线)。由于术后牵拉的需要必须套牢,防止脱线。再从附着点处剪断肌腱。

3.将预置缝线由原肌肉附着点后缘浅层巩膜中穿入,再从附着点之前缘穿出。入口处相距5mm,出口处相距2mm。如用一根套环缝线,进针处两针相距3~4mm,出针处两针在同一针孔出巩膜。

4.用5-0黑丝线,在附着点缝线出口处,将两根肌肉缝线围住,打3~4个结并扎牢,要既使肌肉缝线固定不动,又可在调整时能够拉动。再在其远端扎3~4个结,做成小套环。拉动此套环使围绕肌肉缝线的滑结可沿着肌肉缝线来回在10~15mm范围内滑动数次,便于术后能顺利调整。然后将肌肉断端调整到设计的徙后位置。

5.打开双眼,观察眼位。

6.将球结膜瓣徙后到原肌肉附着点处缝合,以防止结膜瓣前移而遮盖住滑结。后徙的结膜可在3周内被上皮细胞覆盖。

并发症

出现前房出血。

术后饮食

患者在刚刚做完手术后应注意饮食,要多吃些容易消化、清淡和营养丰富的食物。应忌烟酒、咖啡以及刺激性的食物。

术后护理

1.术后8h或次晨换药,检查第一眼位是否正位及眼肌运动是否协调。如过矫则向前拉肌肉缝线,将活动结适量后移以减少徙后量,使达到第一眼位正位为止。如矫正不足,则将活动结适量前移,放松肌肉缝线,增加徙后量,达到满意为止。术后8h与术后24h作一次性调整,其效果无明显差别。

2.以后每一日换药1次,必要时可再调整,力求1~2次即调整好。

3.术后2周剪除游离肌肉缝线及滑结。

注意事项

1.调整过矫比欠矫容易,故设计徙后时量要足。

2.肌肉须缝牢固,以防调整时滑脱。

3.术中须试将缝线作调整滑动。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