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压滑动鹅头钉板内固定术_手术项目

加压滑动鹅头钉板内固定术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常见损伤,由于粗隆间为松质骨,老人骨脆性大,抗张强度减弱,易致骨折。发病年龄较股骨颈骨折平均高约10岁。损伤较重,治疗力求防止并发症,减少病死率。从治疗及预后而言,则主要按稳定型分类较为适用。稳定型者经整复后可获得良好的股骨矩及内侧骨皮质对位。另一类型,如股骨矩断裂并分离、小粗隆骨折和粉碎型骨折有移位,则属不稳定型。整复后无完整的内侧骨皮质与股骨矩。折线越垂直越不稳定,承受力越大,易发生髋内翻、外旋、短缩畸形。

加压滑动鹅头钉有多种,其结构大同小异。目前国内生产的加压滑动鹅头钉由4部分组成:①套筒钢板及固定螺丝。钢板与套筒的角度为135°和150°两种。②拉力螺纹钉:杆部六角形,插入套筒内,可滑动,但不能旋转。头部有粗大螺纹,尾部有螺纹洞,可旋入加压螺丝钉。③加压螺丝钉:旋入加压螺纹钉尾部旋紧后,螺纹钉后滑,可使骨端加压固定。加压滑动鹅头钉的优点是骨折固定牢固,一部分病人术后可早期扶拐下地活动,对严重骨质疏松的病例,其股骨头的切穿率常较鹅头钉低。

  • 就诊科室:骨科
  • 手术方式:开刀
  • 手术部位:四肢
  • 手术次数:多次治疗
  • 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 手术时长:1-3小时
  • 住院治疗:需要
  • 恢复时间:1-3个月
参考价格:医院级别不同,收费不同,一般三甲医院收费为5000-10000元
治疗疾病:
股骨颈骨折

适应症

加压滑动鹅头钉板内固定术适用于:

1、稳定型及非稳定型粗隆间骨折。

2、粗隆下骨折。使用长套筒钢板固定,比较牢固。

3、股骨颈骨折,可应用短套筒钢板。

禁忌症

年老身体虚弱而有严重心肺等严重并发症,不能承担手术者。

术前准备

1、术前应详细检查患者,尤其是心肺情况。判断能否承担手术。

2、配血400~600ml。选用长度合宜的加压滑动鹅头钉。

3、术前应行患肢牵引固定,减轻疼痛,有利于骨折复位。

手术步骤

1、复位

欲取得骨折间的稳定,必须使股骨头颈骨片与骨干断端接触或嵌插,达到骨性稳定。复位可分为两种情况:①骨折片之间并无嵌插,只要轻度牵引内旋、外展即可纠正髋内翻及过度前倾,基本达到解剖复位。②若股骨头颈骨片的尖端已嵌入骨折远端内,伴有明显髋内翻及有较多的骨折片,由于骨折端已相互嵌插,使不稳定骨折变为相对稳定的骨折,解剖复位常有困难,复位方法是使髋关节外展,纠正髋内翻并使之呈外翻角度,骨折端仍保持嵌插,而达到内移复位,在此种情况下由于骨折端互相嵌插,髋部所受应力由骨端传导到骨端,加大了的髋外翻角度可代偿骨端嵌插所减少的肢体长度。

2、切口

经股骨上端侧方切口显露粗隆区及股骨上端,为减少出血可先切开切口上半部。

3、进入定位导针

在大粗隆股外侧附着点下方3cm,相当于小粗隆平面,在股骨外侧皮质用圆凿开一骨孔,将135°导针导向器置于骨孔处,沿导向器方向向股骨头颈插入导针,并用X线透视髋正侧位确定导针位置。导针应位于股骨头中心、或偏下、偏后,即在股骨头骨小梁较密集的压力线范围内。针端应距股骨头软骨下骨1cm为宜。

4、联合钻打骨道

测量骨皮质外的导针长度,计算出进入骨内的导针长度。然后将导针钻入髋臼骨质内,防止应用联合钻时导针松动滑出。按照骨内导针长度确定联合钻的长度后,将联合钻卡锁紧,固定联合钻的长度。连接联合钻和电动钻,将联合钻套上定位导针,沿导针方向钻开骨孔道,同时用X线透视观察联合钻至入股骨头颈部的深度及方向,当联合钻进到确定深度,由于掣挡器遇到骨皮质上,即不能前进。退出联合钻时不应将定位导针带出。

5、骨道攻丝

将攻丝锥套上定位导针,缓慢旋入,旋入时应施一定压力,使丝锥在股骨头颈部旋出螺纹。退出攻丝锥。

如病人骨质严重疏松,可将联合钻的长度调节到比骨内导针缩短3~4cm。攻丝锥进入的深度也相应缩短,以利在旋入螺纹钉时,螺纹在未钻孔的疏松骨质旋入,这样螺纹钉能把持较多的骨质。

6、旋入拉力螺纹钉

按骨内导针长度减去1、5cm的长度选择拉力螺纹钉。螺钉的螺纹部位的长度应能全部旋过骨折线,进入股骨头颈部。选用的拉力螺纹钉过短,或过长均不能起到加压作用。用套筒扳手将拉力螺纹钉旋入骨道内。

7、套入套筒钢板

拔除骨内定位导针。将套筒引导棒套入拉力螺纹钉上,插入骨孔内。

8、将套筒钢板贴于股骨干皮质上

如果套筒部分套入拉力螺纹上,而因骨孔骨皮质所形成的角度有误,钢板不能贴于股骨干上,可将骨孔处的皮质骨部分咬除,切不可强力压迫钢板,以免引起粗隆骨折。用皮质骨螺钉将钢板固定于股骨干上。然后,将加压螺丝钉旋入拉力螺纹钉尾部,在X线透视下逐步旋紧加压螺钉,此时可观察到骨折线逐步靠拢。在旋紧加压螺钉前,应放松下肢的牵引。在骨质疏松的病例中,如过分加压,可见拉力螺纹向外退出,拉毁骨道的螺纹沟。

并发症

1、骨折不愈合。

2、股骨头颈切穿。

术后饮食

1、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以提供人体所需维生素。

2、多吃鸡肉、鱼肉等高蛋白,以提供恢复所需要的营养。

3、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术后护理

术后勿需下肢牵引,术后1周内可坐起。以后要扶双拐或助行器下地活动,要依据病人一般情况、体力、骨质疏松情况及复位内固定是否稳定而定。如病人一般情况良好,体力允许,骨折复位稳定则即可床边站立。术后8周可扶拐或助行器行走。术后3~4个月照髋部X线片,骨折愈合良好可去拐负重行走。

注意事项

1、骨折复位如不能达到解剖复位时,应争取内移复位。

2、手术过程中应在X线透视下观察定位导针进入股骨头颈的角度、方向、深度。

3、在旋入拉力螺纹钉等各步骤以前,定位导针不能松动或拔出。以免影响手术的准确性。

4、选用的拉力螺纹及套筒钢板的长度要适当。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