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体肾切开取石术_手术项目

离体肾切开取石术

Ota(1967)首先成功地应用离体肾脏手术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1974年Milsten等开始用自体肾移植术治疗鹿角形肾结石,国内陈炳龙等1978年报道肾体外切开取石术及肾盏内引流术治疗鹿角形肾结石。

离体肾切开取石术是无萎缩性肾切开取石术和自体肾移植术的结合。本手术的优点在于:①肾脏显露良好,能取出任何形状复杂、嵌顿紧密的鹿角形结石和多发性结石,在肾脏体外X线摄片的协助下,能保证取尽全部结石。②降温较为理想,热缺血时间短,应用冷缺血技术可适当延长手术时间。③取石在无血的手术野内进行,肾脏切面上的血管断面清晰,便于缝扎。④可同时处理肾脏其他病变,如纠正肾盏颈部或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解除肾血管性高血压等。

但本手术要求有较高的血管吻合技术,操作较复杂,术前需做肾动脉造影,肾自体移植术仍有一定失败率,故其临床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其他在体的取石技术方法进一步完善,该手术适应证范围明显缩小。

  • 就诊科室:泌尿外科
  • 手术方式:开刀
  • 手术部位:腰部
  • 手术次数:1次
  • 麻醉方式:全身麻醉
  • 手术时长:1-2小时/次
  • 住院治疗:需要
  • 恢复时间:2-4周
参考价格:医院级别不同,收费不同,一般三甲医院收费为500-1000元
治疗疾病:
肾结石

适应症

1.原位肾脏手术无法取尽之多发性鹿角形肾结石,肾功能尚好又无严重感染者。

2.鹿角形肾结石合并肾动脉狭窄或肾动脉瘤,取石的同时需行肾血管整形者。

术前准备

1.充分治疗已有尿路感染,术前48h应加强广谱抗生素的应用。

2.备血600ml。

3.准备术中局部降温用品。

4.术前行肾动脉-腹主动脉造影,了解有关血管情况。

手术步骤

本手术包括以下3个手术:①肾切除术。②无萎缩性肾切开取石术。③自体肾移植术。主要步骤如下:

1.切取肾脏 取第11肋间切口,向下延伸至耻骨联合上方。先游离肾脏,再显露髂血管。待血管准备就绪后将肾脏切下置于工作台上。注意肾血管应尽量取得长一些,以备吻合。

2.肾脏低温处理 采用单次低温灌注法,以2~4℃的复方平衡液或高渗枸橼酸盐嘌呤液(离体肾保存液,简称HCA液)灌注肾脏至静脉回流液清亮、肾脏呈灰白色为止,一般300~400ml即可。灌流压为9.8kPa(100cmH2O)。

3.无萎缩性肾切开取石 将肾脏置于0~4℃的离体肾保存液中保持低温,沿相对无血管区平面纵行切开肾实质、肾盏和肾盂。取除结石,并行肾脏体外X线摄片检查,至取尽全部结石。

4.纠正肾盏漏斗部狭窄 将相邻的两个肾盏的间隔切开,然后用4-0可吸收线将间隔对位缝合。使每两个相邻的肾小盏融合成1个大的肾盏,解除肾盏漏斗部狭窄。

5.缝合肾实质切口 用大弯圆针穿2-0可吸收线间断或褥式缝合肾实质,打结使肾切面靠拢,为使肾实质不被缝线割裂,可用游离的脂肪组织或肌肉组织垫于缝线之下再打结,用细丝线对位缝合肾包膜。肾脏缝合完毕,解除肾蒂血管夹,如仍有出血,可补缝或压迫止血。

6.自体肾移植 将肾脏移植于同侧髂窝。肾静脉与髂外静脉端侧吻合,肾动脉与髂内动脉对端吻合。

7.逐层关闭切口。

8.如合并肾动脉狭窄需行肾动脉整形,参见离体肾动脉成形及自体肾移植术。

术后饮食

营养丰富:多吃营养丰富,好吸收,好消化的食物,多吃高蛋白、多维生素、低动物脂肪食物。

术后护理

除不进行抗排斥治疗外,其余术后处理同肾移植术后处理。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