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类
豆类
2024-06-10 02:32:26
豆类的栽培技术

大棚保护地栽培2月播种,地膜覆盖播种期在3月下旬,垄宽1.4米,高15厘米。畦与畦间隔50厘米,播种时按行距35厘米穴距30厘米,每穴播种3粒,地膜覆盖栽培,种子出土后立即在地膜上打洞引苗,当秧苗长至盛果期开始追肥,5月下旬采收结束。

早豇1号

特征特性:最新育成的极早熟豇豆品种,嫩荚淡绿色,荚面平滑匀称,荚长60-65厘米,纤维少,荚肉鲜嫩,味浓稍甜,肉质致密,不易老,耐贮运。平均每花序结荚2-3个,主侧蔓均可结荚,结荚集中,每亩产量200-250千克,早期产量占总产量的48%左右。栽培要点:早熟栽培视不同保护设施,可在2月初至3月底播种育苗,露地栽培4月初至8月初均可播种。采用大小行栽培,大行行距70-80厘米,小行行距50厘米,穴距25-30厘米,每穴留苗2-3株,每亩播种量2-2.5公斤。施足基肥,结荚期加强肥水管理,防止早衰,及时防治病虫害。适宜范围:适合我市地方春秋两季栽培。

早豇2号

特征特性:中晚熟豇豆新品种,嫩荚绿白色,荚长70-80厘米,荚面光滑,肉质密,耐贮运,鲜荚商品性极好。主侧蔓均可结荚。栽培要点:春夏两季均可播种,每亩3000-4000穴,每穴2-3株。以露地栽培为主,断霜后播栽,播种后60-65天采收,生长前期防治蚜虫,开花结荚早期防治豇豆螟,夏秋防治豇豆锈病。适宜范围:适合我市里下河、沿海、渠北地区。

宁豇3号

特征特性:早熟,植株蔓生,主、侧蔓同时结荚,耐热。栽培要点:穴距28厘米,每穴2-3株,亩用种2公斤左右。适宜范围:里下河、沿海地区。

豆类的形态特征

豆类的根系发达,呈圆锥状,有主根和侧根。多年生豆类的根系入土较深,能吸收土壤深层的钙,因此豆类和禾本科植物混播,有助于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豆类的根具根瘤,能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素作为本身的营养,茎多为草质,也有基部稍木质化的,如大豆、粉葛等,通常呈圆柱形,少有呈四棱柱形的,如蚕豆。茎的生长习性有直立、蔓生、攀缘等。叶为复叶,互生或对生;豆类根据小叶数目不同,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羽状复叶,如蚕豆、落花生、鹰嘴豆、兵豆和豌豆,后者的顶小叶变为卷须,托叶呈叶状可代行光合作用;另一类的复叶由3片小叶组成,如菜豆、豇豆、扁豆、大豆等等。豆类的花依种类不同有白、黄、红、紫等颜色,为蝶形花。豆类的花一般是自花授粉,但也有异花授粉的,如蚕豆。豆荚的形状、大小和组织构造差异很大,通常为略扁的长圆形或带形,如豌豆、扁豆、棉豆(金甲豆),有时为圆柱形,如豇豆和绿豆,前者的荚果长可达60~70厘米;刀豆的荚瓣干后很坚硬,而许多豆类的荚果幼嫩时柔软多汁,可供蔬食。豆类的种子形状、大小差别也很大,有圆球形(如豌豆、鹰嘴豆)、椭圆形(赤豆、眉豆)、扁椭圆形(蚕豆、扁豆)和肾形(豇豆);种皮的颜色在同一种类中常因品种不同而异,种子无胚乳,有两片肥大、含丰富营养的子叶。豆类的种子发芽后,幼苗生长有子叶出土和子叶留土两种不同方式。在种子萌发时下胚轴迅速延伸的,子叶即被推出土面,成为子叶出土;反之,下胚轴延伸受到限制的,子叶即留在土中。

豆类的常见品种

扁豆

是扁豆属植物,为热带、亚热带地区常见栽培的豆类。多年生缠绕植物。小叶3片,阔三角状卵形,托叶基部着生。花白色或紫色,2至多朵丛生于总状花序的节上。荚果矩圆形,扁平,边缘有小凸点;种子略扁,白色或紫黑色。嫩荚供蔬食,成熟种子含蛋白质21.5%,供食用。入药有去湿之功。

大豆

为大豆属植物,原产中国,古书记载的五谷,其中“菽”即为大豆。《诗经》记载了中国古代周朝的农业情况,有“七月烹葵及菽”,“采菽采菽;筐之筥之”,说明大豆在当时农业生产上占有重要地位。大豆是从它的近缘种野生大豆驯化而来,栽培历史在5000年以上。由于大豆的经济价值高,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已开始普遍种植。大豆的主要产区为中国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美国的中北部。

大豆为一年生直立草本,全株被毛。复叶有小叶3片;顶小叶卵形或椭圆形,侧小叶斜卵形。花小,白色或紫色,2~10余朵组成腋生的短总状花序。荚果带状长圆形,略扁,内有椭圆形的种子1~4颗。

大豆在豆类作物中蛋白质含量居首位,其中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还有维生素A、B、C和D,并富含可食用的油脂,故为重要的蛋白质和油料作物。大豆的种子含蛋白质36~42%,油脂16~20%。用大豆制成的 豆腐、豆芽和酱油是中国极普遍的副食品。豆油除供食用外,可制油漆、肥皂、甘油、润滑油,还可制人造羊毛,又为医药原料。大豆叶含蛋白质12~20%,与榨油后的麸饼均为优质饲料和肥料。

蚕豆

为蚕豆属植物,是最古老的农作物之一,在古代曾为人类的主要粮食,原产地中海及里海一带,现广植于世界各地。蚕豆一名出自《食物本草》,李时珍《本草纲目》谓其豆荚状如老蚕,故名。蚕豆为一年生或二年生直立草本;茎四棱柱形。偶数羽状复叶有2~6片椭圆形的小叶,无卷须。花白色带红而有紫斑,2~6朵组成腋生的短总状花序。荚果大而肥厚;种子椭圆形,扁平。其种子含蛋白质22~35%,淀粉43%,除食用外亦为制酱的原料。未熟的青蚕豆味鲜美,且含维生素A、B和C,为春季上等蔬菜。茎秆质软,含蛋白质10%,适于作青饲料,又为良好绿肥。

豌豆

为豌豆属植物,栽培历史悠久,见于石器和铜器时代。《尔雅》所称“戎菽”即指豌豆而言。豌豆为一年生攀缘草本。复叶顶端具分枝的卷须,有卵形或椭圆状长圆形的小叶4~6片;托叶比小叶大,斜卵形,基部有齿,半抱茎。花白色或紫红色,1~3朵组成腋生的总状花序。荚果带状长圆形,成熟时肿胀。根据荚果不同,豌豆可分为软荚种和硬荚种,前者鲜荚脆嫩,作蔬菜食用,又分小荚和大荚两个类型。硬荚种又称红花豌豆或麦豆,以食种子为主,荚多纤维而硬,不堪食用。种子含蛋白质22~34%,嫩荚和鲜种子中还含有糖分、矿物质盐类以及维生素A、B和C,鲜荚、嫩梢均作蔬菜食用,后者名“龙须菜”。茎、叶含蛋白质较谷类秆、叶多3倍,为牲畜优良饲料,亦可作绿肥。

绿豆

为豇豆属植物,栽培很广。绿豆名出自《开宝本草》,“绿豆圆小者佳。粉作饵,炙食之良”。世界上绿豆生产以中国占第一位,其他主要产区有印度、伊朗和菲律宾等。绿豆为一年生直立草本,全株被粗长毛。复叶由3片阔卵形的小叶组成,托叶大,阔卵形,盾状着生。花黄色,10~25朵丛生于总状花序的先端。荚果线状圆柱形,有10~15颗小的绿色的种子。种子供食用,含蛋白质25.59%,淀粉53.6%,富于营养,磨粉可做糕饼,又可制成粉丝,为中国传统副食品之一。种子洗净浸水中遮光发芽,名绿豆芽或芽菜,供蔬食。种子入药,有清凉解毒、利尿明目之效。枝、叶为良好绿肥。

豇豆属的豆类作物除绿豆以外,常见栽培的还有赤豆、豇豆和眉豆等。赤豆名出《唐本草》,又名小豆,原产中国;印度、朝鲜和日本也有栽培。种子含蛋白质约20%,可作粮食或制豆沙用以做糕点馅。豇豆名出《本草纲目》,又名豆角,在中国栽培极广。取其嫩荚供蔬食,荚长者可达60~70厘米,以豆荚绿色深浅不同分为青豆角和白豆角两种类型。眉豆又名饭豇豆,荚果较豇豆短,种子供食用,含蛋白质23.1%,淀粉61.4%。

豆类的基本简介

豆类泛指所有产生豆荚的豆科植物;同时,也常用来称呼豆科的蝶形花亚科中的作为食用和饲料用的豆类作物。在成百上千种有用的豆科植物中,至今广为栽培的豆类作物不逾20种。

 

豆类的概述

豆类指双子叶植物中离瓣植物豆科的泛称,因而概称为豆类植物,亦或称豆子,指其使用的种子。本文特指供作食用或作为动物饲料的种类。豆类植物种类极多,全世界有近二万种,大部分用作蔬菜,如豌豆、菜豆、刀豆等,也有用作油料作物和作为粮食的辅助主食,如黄豆制作豆面,小豆制作 红豆沙等。豆科植物由于一般具有共生的根瘤菌,可以帮助吸收空气中的氮,所以蛋白质含量较高,营养丰富。有的豆科植物在汉语中不叫“豆”,如花生,也有非豆科植物称作“豆”的,如咖啡豆、可可豆。类似豆子形状的物体有时也称做“豆”,如铜豆子。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