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环
避孕环
2024-06-18 12:38:52
什么是避孕环

避孕环即节育环。

宫内节育器是一种放置在子宫腔内的避孕装置,由于初期使用的装置多是环状的,通常叫节育环。节育环对全身干扰较少,作用于局部,取出后不影响生育,具有安全、有效、可逆、简便、经济等优点,是最常用的节育用具之一。采用宫内节育环避孕者在我国占40%以上,有效率约为90%。

避孕环的发展

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Device,IUD)又称节育环,由古代发展而来。据记载古代阿拉伯和土耳其人在骆驼子宫内放入小石块,以防止骆驼在沙漠长途旅行中妊娠。在11世纪中期,以色列科学家Avicenna报道了 避孕托的应用。19世纪后期,金属制成的有柄托的应用,当时为了纠正子宫的位置,也可作为引产,同时也起到防止妊娠的作用。实际上这些装置并未进入宫腔,不是真正的功能节育器。

首次设计用作人类避孕的宫内节育器者是波兰医师RichardRichter,他于1909年以蚕肠线制成环形节育器,用带缺口的棒送入宫腔。1923年,K.Pust发展为蚕肠线环和有柄托结合的宫颈子宫装置,虽曾有临床报道,后因盆腔感染受到医师反对,而未能推广。

首次推广应用宫内节育器并作改进者为德国EmstGrafenberg,他将蚕肠线和银丝制成的星形IUD改进为合金环,即格氏环。

1920年后,格氏环在德国普及。1925年日本Ota设计车轮状塑料环,1934年Ota环应用金和涂金的银环,据称其效果高于格氏环。

1957年Oppenheimer在以色列报道329位妇女,Ishihama于日本报道18594例在149所医院的临床试用效果,其失败率各为2.5%和1.7%。而无明显并发症,引起人们的关注。

1962年人口理事会建立了合作统计规划(CSP),对各种IUD进行了广泛评估。1964年举行第二次IUD国际会议,研究分析各种IUD。并对27000名放置妇女和39000以上使用妇女进行国际性评估。

1974年于开罗召开第三次IUD国际会议,以塑料IUD为载体加入金属、激素和抗出血药物等,称为第二代的活性IUD。

1994年于纽约召开第四次IUD国际会议,对各国常用的和新研究的IUD性能以及大样本、多中心比较性研究的结果进行了评估。按其妊娠率,把当前活性IUD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放置后一年的妊娠率在2%—3%;第二类妊娠率在1%—2%;第三类妊娠率≤1%。建议推广第三类。

国内近年来的研究重点在IUD出血副反应的产生机制,远期安全性的研究。在防止IUD出血的新型IUD的研究方面,说明带铜IUD上加入吲哚美辛能明显减少置器后的出血,提高临床使用效果。2001—2002年间已有带消炎痛和铜IUD、记忆合金IUD的新产品。

据第四次IUD国际会议资料,目前全世界应用IUD的总人数已1亿余,而中国占8000万以上,达育龄妇女采用措施中40%左右。

上环定义

“上环”是中国育龄期妇女最常被迫选用的长效避孕措施,往往一个环在体内放置的时间可达十余年。但对于这个常年留置体内的“环”,有多少妇女能够了解,又有多少妇女选择的是真正适合自己的那一型呢?

“环”学名为宫内节育器,将其放置于育龄妇女的宫腔内,通过机械性刺激及化学物质的干扰而达到流产避孕的目的,不抑制排卵,不影响女性内分泌系统,因而避免了一般药物避孕的不良反应。经过多年的实践改良,现应用于临床的节育器多为含铜或含药节育器,支架材料为塑料、聚乙烯、记忆合金等,外形也不单一,有圆形、T形、V形、Y形及链条状等。不同材质及不同形状的节育器各有特性,因而可适用于不同 体质及需要的妇女。

用法

阴道避孕环的使用方法很简单,初次使用者于月经来潮第5天,由医务人员将其放置在阴道最深处(阴道后穹窿)即可。

阴道前后壁平时相贴呈闭合状态,所以阴道避孕环在阴道深部一般不易脱出,但使用者应定期去医院检查,并在医务人员指导下学会自己检查和矫正环的位置。

由于该环体积较小,又在阴道深处,同房时无明显异物感,对性生活无影响,

如有影响可在性交时将环取出,性交后再放入,并不影响避孕效果。

正确认识避孕环

节育环因其既可达到避孕目的,又不影响性生活,而被计生部门宣称为“颇受广大妇女欢迎”。它放取简便、“安全有效”、不良反应“轻微”,目前强制安放此环已成为妇女产后避孕的重要措施。

哪些情况不宜放环

急性盆腔炎、急性阴道炎、重度宫颈糜烂、月经过多或不规则出血、子宫肌瘤、子宫颈口过窄;患有严重全身性疾病的妇女也不宜放环,否则会导致炎症加重、月经量增多等。

放环前后应注意什么

放环的操作虽然简单安全,但它毕竟是一种手术操作,为了避免感染,手术前3天及手术后两周内要严禁房事,注意阴道卫生,放环后不要洗盆浴,以免造成宫腔感染。术后应注意休息l~2天,一周内不要做重体力劳动及大运动量的活动,因为刚放环后宫口较松,环易脱落。

要注意检查节育环是否脱落

子宫口松、月经量多的妇女,在经期节育环有可能脱落,因此在经期上厕所时应注意环有没有随血掉出。一般放环后第一个月,在月经干净后到医院检查一次,3个月后再复查一次。以后可l~2年复查一次。在放环后3个月内,特别是经期,更要注意环是否脱落,如发现脱落,要及时采取其它避孕措施,等下次月经后到医院再次放环。

带环会诱发癌症吗

中国广泛应用于临床是从本世纪60年才开始的,有些人对节育环没有正确的认识,总害怕长期带环会诱发子宫瘤,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有人曾对带环年限不同的妇女分别取出子宫内膜做病理检查,结果发现绝大部分人正常,可有轻度局部炎性病理改变,而这种改变对人体不会有什么不良影响,更没有发现癌变的。

节育环能放几年

研究证明:不锈钢金属环可放15~20年;硅胶、塑料或其它类型的节育环可放置5~7年。放环后,有明显不适症状者,需要取环或更换,或者计划怀孕时可以把环取出。月经干净后3~7天取环,取环后的注意事项与放环相同。绝经后的妇女停止排卵,也就不会再怀孕了,因此也就不必再避孕了,可以取环,一般在绝经后6个月至三年时取环。过早取环,由于绝经不稳定,可以再怀孕,太迟了,子宫萎缩,会给取环带来困难。

取环后还能生育吗

节育环取出后,其干扰精子和卵子结合的作用随之消失,子宫内膜恢复正常。研究证实,有75%的妇女在取环后6个月内可 受孕;有90%的妇女在取环后1年内可受孕。而且,取环后受孕,胎儿发育无任何影响。但为使子宫内膜很好地修复,取环后,应先用其它方法避孕l~3个月后再怀孕。

带环怀孕怎么办

以前认为带环怀孕,环对胎儿并没有影响,不会引起胎儿畸形,此时不必终止妊娠,也不取环,环可在胎儿娩出后即随胎盘一起排出。近年发现,带环怀孕发生宫外孕的几率略高于一般情况下的怀孕。

宫内节育器有哪些种

惰性宫内节育器:以不锈钢丝或塑料、硅胶制成,如金属单环、麻花环及不锈钢宫形环等。

带铜宫内节育器: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类活性宫内育器,利用铜对精子或受精卵的杀伤作用来增强 避孕效果。

释放孕激素的宫内节育器:将载于宫内节育器的孕激素缓慢恒定地释放到子宫腔内,提高了避孕效果,并可明显减少出血。

释放止血药物的宫内节育器:可有效控制宫内节育器放置后月经量的增加。

宫内节育器的异物作用可引起子宫内膜的无性炎症,从而影响受精卵的着床。洗性宫内节育器除上述作用外,含铜宫内节育器除上述作用外,含铜宫内节育释放铜离子,对精子和胚有杀伤作用。

含孕激素的宫内节育器可长期少量向宫腔内释放孕激素,使子宫内膜萎缩,不利于受精卵着床,这两方面的作用均使活性宫内节育器的避孕效果进一步加强。

副作用

子宫穿孔

上环导致子宫穿孔的机理并不明确,一般认为可能是子宫大小不合或医生操作不当造成。除此之外,当女性剧烈运动的时候,体内的节育环由于形状锋利,由于物理惯性作用也有可能对子宫造成损伤。不明原因的子宫收缩也有可能挤压节育环而造成子宫穿孔。

损伤其他脏器

少数情况下,宫内节育器造成子宫穿孔后会进入腹腔,从而造成节育器的异位。节育器可能异位于膀胱内、盆腔、肠系膜上。

经量过多

一部分宫内节育器含有铜离子,而铜离子具有细胞毒性和 溶血作用,从而造成经量过多,流血不凝,这属于正常现象。

宫外孕

如果胚胎在输卵管里着床而没有到达子宫,结果就是宫外孕。而宫内节育器的避孕原理是改变子宫内的环境从而造成流产,只在子宫内起局部作用,所以只能防止子宫内的正常怀孕,而不能避免宫外孕。

子宫内膜纤维化病变

宫内节育器本质上属于人体内的异物。而人体内的异物会造成局部组织的机械损伤和慢性炎症以及纤维化病变,这已经是医学上的常识了。上环10~12年后,子宫内膜会发生纤维化病变。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