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谎
撒谎
2024-06-09 20:16:28
撒谎

指不说实话,骗人的行为。实行欺骗他人的行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孩子撒谎原因

孩子们 撒谎是有各种原因的。他们有时是为了让父母高兴而撒谎;有时是为了逃脱惩罚而撒谎;有时是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或能力不足而撒谎;而有时则是因为分不清现实和想象而撒谎。如果你想要教孩子明白说真话的重要性,那么就需要时间、坚持和耐心。

孩子撒谎怎么办

1.不要问一些会让孩子撒谎的问题。当孩子的脸上粘着巧克力,而糖果不翼而飞的时候,不要问:“你有没有吃放在橱柜里的糖?”相反,直接指出事实:“我很失望,你都没有问一声就把糖吃掉了,那本来是你今天的零食。”如果你的孩子说:“我没有。”不要跟他绕圈子,直接说:“糖没有了,而你的脸上还有巧克力。你为什么不回房间待会,等你想谈的时候再回来呢?”

2.将精力集中到找出解决办法而不是一味责备上。“不管事情是如何发生的,灯已经坏了。我们该如何处理呢?”?

3.如果你不确定孩子是不是在撒谎,就诚实地说:“我觉得这不像是真的。”?

4.如果孩子跟你说了实话,不要喋喋不休地责备他。 表扬孩子愿意和你说真话,然后努力找到一个解决的方法,或者给他一个适当的惩罚。不要给孩子留下这种错误的印象:只要你说了真话,你就不会被惩罚。我们都会犯错误,承认错误很困难,但是我们需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作为一个成年人,如果你开车撞坏了别人车上的尾灯,你不会因为承认错误就能“逃脱责任”,但是如果你被逮到“肇事潜逃”的话,你就会有大麻烦了。因此不要说:“如果你说了真话,你就没事了。”而是说:“如果你撒了谎,那么你就会有更大的麻烦。”?

5.有时孩子们撒谎是因为他们感到自己没有达到你的要求。他们觉得撒谎比失败要好。看看自己是如何回应孩子的错误和失败,是否能够接受不完美。?

6.为孩子做榜样。当孩子们听到你说一些“善意谎言”,你怎么教孩子要诚实?我所说的“善意谎言”是指什么呢?让你的孩子在接电话的时候告诉对方你不在家,这样你就可以不用跟对方说话了;谎报孩子的年龄,这样你就能够买便宜的票进电影院、游乐场或饭店。无论你是否是故意的,你都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你的孩子。

注意:如果你的孩子已经养成了撒谎的习惯,或者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也撒谎,或者在谎言被揭穿之后依然不肯承认,你最好去找位专家咨询一下。

儿童撒谎的心理治疗

孩子的感情体验无论是积极的、消极的,或是矛盾的,都不应该鼓励他按照父母的意愿来说,而应该按照孩子自己的体验去说。例如,孩子生病时,不想服药,家长骗他说药不苦;不想打针,家长骗他说打针不痛。这会在孩子心中留下什么印象呢?那就是可以用说谎的方法欺骗别人,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和实现自己的意愿。家长所谓的权宜之计往往会成为孩子说谎的样板。如有人敲门找爸爸,爸爸不愿见,就叫孩子告诉找他的人说:“爸爸不在家”。家长骑车带孩子,被民警发现并批评时,家长就对民警说:“孩子生病,急着送医院”。孩子遇到类似的情景,情急之下就会说谎。所以,家长平时应该时刻留心自己的言行,切断孩子说谎的隐 性心理动机,为孩子做出诚实的榜样。母亲急着催孩子起床去上学,孩子还想睡一会,哼哼唧唧的一脸苦相。母亲不应提示说:“是不是肚子疼?”孩子为了达到目的,就会按母亲的提醒顺杆爬,谎称肚子疼得利害。如果真的肚子疼,孩子会主动说出来的。孩子和玩伴打架了,有的母亲会不由自主地鼓励孩子说谎:“是不是他先打你?”,“是他先惹你的,对不对?”,“你没有打他,他就哭了,对不对?”,“他头上的包是自己不小心摔的,对不对?”这样的提示绝不会使孩子诚实地说出事实真相“不,他是我打哭的”。刺激孩子说谎的家长往往自食其果。

孩子由于判断不准,把心里想的当作事实说出来,说出自己对现实中不存在的东西的一种想象,如“我看见一只漂亮的小狗在天上飞”,“我爸爸有一把手枪”。这种谎言说出了孩子畏惧或希望的事实。这时候,审慎的家长就会理解孩子的心理希望和动机,而不是简单责备孩子说假话。从谎言中了解到的情况可以用于帮助孩子分清现实和希望。

总而言之,父母的态度和言行不应该引起孩子用谎言为自己辩护的心理动机,也不应该有意提供说谎的机会。发现孩子说谎,我们的反应不应该是斥责和惩罚,而是就现有的事实向孩子讲解,使孩子懂得和感受到没有必要对我们说谎。

如何纠正孩子撒谎

第一、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到言行一致。

不管是不是善意的谎言,在孩子面前都要避免。对孩子要说到做到,遵守诺言。如果实在没有办法做到,要郑重和孩子解释并且道歉。切忌轻易许诺,但事后却不当回事。比如,父母许诺孩子:“如果你这次考试能得100分,就带你去游乐园玩。”孩子真的考了100分后,父母却又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始终推托履行承诺,会让孩子在失望之余,因为受骗而愤怒,而且不再信任父母。

第二、不要明知故问,变相“鼓励”撒谎。

父母有时候喜欢明知故问,而这些问题又会常常引起孩子的“防御性”撒谎。当孩子被父母盘问的时候,会非常不满,尤其是他怀疑父母早就知道答案时,因为这些“圈套”通常逼迫他们要么撒一个很笨拙的谎,要么很尴尬地认错。这其实是一场没有必要的冲突。爸爸不应该扮演侦探和审讯官,然后给他的儿子贴上一个“撒谎的孩子”的标签。如果爸爸能心平气和地描述事实,孩子也不会被迫撒谎。比如,爸爸说:“我看见你的新卡车坏了。太遗憾了。你以前非常喜欢玩这个卡车。” 孩子会从这件事情认识到:爸爸能理解我。我可以告诉他任何事情,包括我做得不对的事。我以后玩玩具要小心一点。所以,发现孩子有过错的时候去明知故问,这绝对不是一个好办法。比如当你看见孩子的房间乱七八糟,你不应该明知故问:“你好好地按我说的整理房间了吗?”。相反,你应该说:“哟,你还没有来得及整理房间。”再比如当老师打电话告诉你孩子今天逃学了,你不要问他:“你今天上学了吗?”。相反,你仅仅需要描述事实:“老师通知我们今天你逃学了。”这样的谈话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谎言。

第三,不要给孩子扣上“撒谎者”的帽子。

学龄前的幼儿常常分不清现实和幻想,他们的话只是反映了他们的愿望。我们应该搞清楚那些“谎话”背后的含义,而不是否定它们并攻击孩子。比如,3岁的安妮和她的奶奶说:“圣诞节我收到了一头真的熊作为礼物!”奶奶说:“哦,你希望有一头真的熊作礼物!你希望你有一头熊。你希望你能有自己的动物园。”奶奶从她的话里面提取了有用的信息,并帮助孩子分清现实和愿望。即使孩子真的撒了谎,也不要给他扣上“撒谎者”的大帽子。这样的否定除了让他感到羞辱,就只能让他自暴自弃:“你不是说我爱撒谎吗?好吧,以后我就不说真话!”

第四,营造宽松的家庭气氛,让孩子不再害怕讲真话。

作为父母,你是否无法接受坏消息呢?你是否有强烈并且令人畏惧的情绪反应呢?如果是,那么是你自己给孩子奠定了撒谎的基础。说谎并不是悲剧,不过这种行为表示孩子有所隐瞒。他不是害怕他的所作所为,就是害怕你。不管哪种情况,如果孩子知道你会适当地处理他的不当行为,并且考虑他的需要,那么说谎的情形就能得到很大的改善。父母可以和孩子立下一条规矩:如果孩子承认错误,那么父母不再斥骂他们,并和孩子一起讨论怎么弥补过失。帮助他们改正错误,而不是揪住他们的错误喋喋不休。只有这样,孩子才不再害怕告诉你真相。

家长注意:

撒谎不是什么洪水猛兽,不要对此反应过激。另一方面,也不要认为孩子小小的谎言没有什么危害,甚至觉得他们很滑稽可爱。撒谎一旦形成习惯,在孩子长大后就会变成罪恶的根源。并且,如果这种习惯一旦形成,再期望去改变它,只能是事倍功半。

父母要以身作则,做到言行一致。不要明知故问,变相“鼓励”撒谎。不要给孩子扣上“撒谎者”的帽子。营造宽松的家庭气氛,让孩子不再害怕讲真话。

孩子撒谎时,父母一定要多沟通交流,鼓励孩子说出真相来,而不只是要用撒谎来掩盖。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