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自卑
儿童自卑
2024-06-19 03:47:40
自卑

自卑是一种性格缺陷,而一个人的自卑性格的形成往往源于儿童时代。无疑,自卑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将产生负面影响,更对一个人的身心两方面的正常成长起消极作用。美国儿 童心理治疗专家霍夫曼指出:当家长的须关注自己的孩子有没有自卑心理,一旦发现,应尽早帮助克服和纠正,以避免随年龄的增长最终形成自卑性格。

儿童自卑心理的早期征兆

1、常年情绪低落

如果孩子常常无缘无故地郁郁寡欢,那很可能就是 自卑心理使然。

2、过度怕羞

儿童,特别是女童略有怕羞纯属正常,但如怕羞过度(包括从来不敢面对小朋友唱歌,从来不愿抛头露面,从来不敢接触生人等等),则可能内心深处隐含有强烈的自卑情绪。

3、拒绝交朋结友

一般来说,正常儿童都喜欢与同龄人交往,并十分看重友谊,但具自卑心理的孩子绝大多数对交朋结友或兴趣索然,或视为“洪水猛兽”。

4、难以集中注意力

自卑感强的儿童在学习或做游戏时往往难以集中注意力,或只能短时间地集中注意力。这是因为“挥之不去”的自卑心理在作祟。

5、经常疑神疑鬼

自卑儿童对家长、教师、小伙伴对自己的评论往往十分敏感,特别是对别人的批评,更是感到难以接受,甚至耿耿于怀。长此下去,他们还可能发展到“疑神疑鬼”的地步,总无中生有地怀疑他人不喜欢或者怪自己。

6、过分追求表扬

自卑儿童尽管自感“低人一等”,但往往又会反常地比正常孩子更追求家长和教师的表扬,而且可能采用不诚实、不适当的方式,如弄虚作假、考试作弊等。

7、贬低、妒嫉他人

自卑儿童的另一变态反应是:常常贬低、妒嫉他人,如可能为邻桌受到老师表扬而咬牙切齿甚至夜不能寐。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他们为减轻自家因自卑而产生心理压力设计的宣泄情绪的渠道,尽管这往往并不奏效。

8、自暴自弃

占大比例的自卑儿童往往会表现为自暴自弃、不求上进,认为反正自己不行,努力也是白搭。更有甚者,还可能表现出自虐行为,如故意在大街上乱窜,深夜独自外出、生病拒绝求医服药等,似乎刻意让自己处在险境或困境之中。要是遭到家长指责,便以“反正我低人一等”作辩解。

9、回避竞争、竞赛

虽然有的自卑儿童十分渴望在诸如考试、体育比赛或文娱竞赛中出人头地,但又无一例外地对自己的能力缺乏必要的自信心,因而断定自己绝不可能获胜。由此,绝大多数自卑儿童都是尽量回避参与任何竞赛,有的虽然在他人的鼓励下勉强报名参赛,但往往在正式参赛时又会临阵逃脱,甘当“逃兵”。

10、语言表达较差

据专家所作的统计,高占8成以上的自卑儿童的语言表达较差。他们或表现为口吃,或表述不连贯,或表达时缺乏情感,或词汇贫乏等等。专家们认为,这是因为强烈的自卑感极有可能阻碍了大脑中负责语言学习系统的正常工作之故。

11、对挫折或疾病难以承受

自卑儿童大多不能像正常儿童那样承受挫折、疾病等消极因素带来的压力,每每即便遇到小小失败或小小疾病便“痛不欲生”,有时甚至对诸如搬迁、亲人过世、父母患病等意外都感到难以适从。

儿童自卑心理治疗八法

1、改变形象法

心理 自卑的孩子,通常具备说话吞吞吐吐,走路畏缩等特点。从说话的音量、走路的姿势入手,便可改变他们的心态。昂首阔步的举止以及整洁大方的打扮也能提高自己的信心。对有自卑心理的孩子应特别注意教育他们改变自己的形象:穿着整洁大方的服装,讲话爽快,走路昂首阔步等。

2、语言暗示法

积极的语言能使人产生积极的情绪,改变消极的心态,因而家长可以有意识地用“你聪明”“你一定行”之类的语言为孩子打气,或是在此基础上,让孩子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每天上学之前都念上几遍,在语言暗示之后再满怀信心地去上学。

3、预演胜利法

每当孩子遇到困难,不敢接受挑战时,就要求他们先在头脑中想象完成任务时的胜利情景。这种白日梦式的预演胜利法,对于帮助孩子战胜恐惧心理,愉快地接受富有挑战性的任务,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4、发挥长处法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同时,也有自己的短处和劣势。如果用其所短,而舍其所长,就连天才也会丧失信心,自暴自弃;相反,一个人若能扬长避短,强化自己的长处,就是有残疾的人也能充满信心,享受成功的快乐。因此,消除孩子的自卑心理,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和优势,并为他们提供发挥长处的机会和条件,这也是帮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的关键。

5、储蓄成功法

自信是成功的保证,自信也是建立在成功的经验之上的,科学家研究表明,每一次成功,人的大脑便有一种刻划的痕迹——动作模式的电路纹。当人重新忆起往日的成功模式时,又可重新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消除孩子自卑心理时,为了能让他生活在成功的体验之中,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指导他建立成功档案,将每一次哪怕是非常小的成功与进步都记录下来,积少成多,每隔一段时间就拿出来看看,经常重温成功的心情,这样能使他信心百倍地去克服困难。

6、洗刷阴影法

失败的阴影是产生自卑的温床。有自卑心理的孩子遇到挫折与失败比一般孩子要多得多,及时洗刷失败的阴影是克服自卑,保持自信的重要手段。洗刷失败阴影方法很多,较为常见的有两种:一是家长要帮助孩子将失败当做学习的机遇,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从失败中学习和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二是彻底遗忘,家长要帮助孩子有意将那些不愉快的、痛苦的事彻底地忘记,或是用成功的经历去抵消失败的阴影。

7、逆向比较法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要认识自己就得拿别人来做比较。我们通常不提倡逆向比较,即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但对于“羡人之长,羞己之短”的孩子来说,采用逆向,选择别人的短处作为比较的对象,对于消除自卑心理,达到心理平衡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8、降低追求法

一位哲人说过:“追求越高,才能的发挥就越充分。”对于后进孩子来说,与其空谈立志,还不如让这些孩子适当降低追求,让大的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小目标,做到一学期、一个月、甚至一个星期都有目标可寻。目标变得小而具体,就易于实现,这样一来孩子会经常拥有成功感,可以更快地进步。

儿童自卑成因

1、经常数落孩子是形成孩子自卑的温床。

在赏识教育普及的今天,仍有不少父母喜欢批评孩子,或者说批评多于表扬,或说批评与年龄成正比。

孩子越大,父母越挑剔,早就忘记了孩子学走路时的赏识心态。处于幼儿期的孩子,由于心智发育不成熟,还没有自我评价意识和自我认知能力,对自己的认识和判断,往往来源于成人的判断。我们经常看到父母们使用如下的字句:“你看你,连碗都端不好!”“真是笨死了!这么简单的画都画不好!”“真没出息,脑子用来做什么的?”这些语言是一种负面的暗示说多了,在孩子的心里刻下了“我不行,我没有能力”的印痕。每当尝试什么事情的时候,最先想到的是:“是的,我可能不行,还是不去做了吧。”

自卑感又导致形成孩子胆小畏缩、懦弱谨慎、优柔寡断的性格。案例一就是这样。当自卑感象根一样植入孩子的心灵,并影响孩子的行为时,他已是个被自卑打败的孩子了,自信在他身上荡然无存。

2、家长过高的期望导致孩子追求完美。

一般在高水平、高学历的家庭中,家长由于自己的事业有成或本身性格要强等原因,对孩子的期望也比一般家庭高。可谓高起点的家庭希望孩子也有高起点,获取高成就。这样的家庭,即使父母很少批评孩子,也会从言谈举止中向孩子传递着高期望的信息。然而孩子并不是父母的翻版,他有自己的智力特点,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等。

3、把孩子放入横向或纵向比较中。

家长最爱拿自己的孩子与他人进行横向比较。看到孩子的成绩,便说:“你看,隔壁的某某这次考了92分,你怎么才81分?”在亲友前面,大众场合下,比较,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你看,你堂弟多听话,学习多努力,哪象你,天天看电视,作业也不好好做,什么时候也能象他一样啊!”

有一个调查资料表明,孩子在回答“最烦父母做什么事”时,排在前三名的是:叨唠,批评,拿自己与别人比较。家长的思维是,以为比较了才能给孩子树立榜样,刺激孩子上进,开动他学习的马达。

实际上,拿孩子与他人比,只能产生自卑和抵触情绪。因为,孩子都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孩子不是不想努力,而是因各种原因达不到你所期望的目标。拿别人的优势对比孩子的弱点,除了让孩子自惭形秽,抬不起头外,也极大地刺伤了他的自尊心。当这样的比较多了,孩子听麻木了,自尊也没了,自然不会求上进了。

另一种是纵向比较,这一次比前几次考得差了,这学期不如上学期了,家长又叨唠开了:“你看,以前你都不错的,现在怎么退步了,真是让人生气!”家长往往只看成绩,不去分析原因。为什么现在不如以前好,也许现在的课程进度加大了,难度增加了,也许到了新环境不太适应,也许因某事出现波动等等。比如小学生进入初中后,就有一个学业上、情绪上的顺利衔接问题。所以,家长要找原因多分析,多关注孩子的心灵,解开孩子身上的“死结”,而不是一味地比较,批评。

4、从小家长包办代替过多。

在孩子出生的头几年,都有喜欢尝试、敢于 探索、好奇求知的愿望。如果那个时候父母能放手让孩子多尝试,多活动,让孩子多干他力所能及的事,而不是事事为他做好,事事包办,剥夺孩子的锻炼机会,我想,也不致于因动手能力差、独立生活能力差而与同年龄人拉开距离,并产生自卑感。因为,孩子毕竟要融于社会,适应集体。比如,在幼儿园,当别的孩子们都会系鞋带了,而他还在那儿为系不上鞋带等着老师来系,听着伙伴们传来嘲笑声时,他的心里会好受吗?当擦桌扫地,而他却连抹布都不会拧而遭到同学嘲笑时,他不会产生自卑感吗?

所以,家长的过度保护和事事亲躬,让孩子对大人产生依赖心理,这样的孩子从小缺乏自信,觉得大人是强大的、能干的,自己是渺小的、无能的。一旦发现自己与别人有了不同,别人会的自己不会,就会产生自卑心理,怪自己笨手笨脚,因为不会,所以继续仰仗大人的帮助,变成生活的低能儿。

儿童自卑对策

1、多赏识赞扬,少批评指责。

孩子其实是很脆弱的,孩子有一颗玻璃心。这颗脆弱的心承载太多的来自父母的负面语言,将会碎裂成无数的自卑因素,刺伤自己。谁也不喜欢总是受父母的数落、指责。孩子是越表扬越上进,越批评越下滑。说你行,你不行也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少抓住无关大局的小缺点大做文章。当然表扬也有方法,有也度,全看家长去把握了。

2、放低标准,给孩子减压。

家长不要总盯住分数不放,要重过程不重结果。因为孩子的发展潜力还很大,一时的退步不等于以后不进步,也许孩子的起跑点比较低,但能说终点站他一定落后于别人吗?所以,家长要从长计,不要把目光锁定在眼前,只要孩子尽力了,就得理解和宽容。不要期望值太高,去追求完美无缺,孩子不可能样样出色。不能抱有买彩票的心理,赢了再赢是不可能的,要淡化自己的分数观,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不要拿孩子与其他人对比,以伤孩子的自尊。

3、放手孩子,让孩子锻炼。

儿童的自卑与动手能力,交际能力差很有关系。家长不要从小事事包办,一切替孩子做好。尤其是隔代抚养中,孩子容易被祖辈溺爱。不要嫌孩子手脚不灵活,动作慢。因为孩子的动作协调能力还不够好,从不熟练到熟练,是必经的过程。该让孩子做的要放手让他做, 独立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这当中要多鼓励多赏识,帮助孩子体验一次次成功。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要从小多带孩子走出家庭小圈子,参加集体活动,在社会交往中培养乐观自信、大方活泼的好品格。这样才不会使他的各方面能力落后于同年龄人,脸上才能写满自信,与自卑绝缘。

首页

医生

咨询

商城

我的